
《南方》杂志:第一场“委员通道”来了!6位省政协委员有哪些精彩建言
发布时间:2022-01-25 浏览数:1,021
史成雷,《南方》杂志,2022-01-19
1月19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前,第一场“委员通道”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
来自无党派界别、文艺界、科技界、经济界、特邀界以及民革的6位省政协委员,围绕双碳、国际贸易、创新发展、免税经济、文艺工作、外卖小哥等话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言。
从右往左:毕亚林、崔峥嵘、廖兵
毕亚林:保障“外卖小哥”的劳动者权益
外卖行业的出现,极大方便了市民,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就业。但随之而来的超速、逆行、闯红灯等违章乱象层出不穷,交通事故不断攀升,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和全社会的运行成本。
省政协委员、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广东天一星际律师事务所主任毕亚林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平台公司的管理缺失,大部分“外卖小哥”与平台公司是松散的合作关系,一旦发生事故,平台公司就成了“甩手掌柜”;二是“外卖小哥”安全意识不强,由于配送时间长短与收入挂钩,他们都是用超速换超时,导致马路上险象环生。
为此,毕亚林建议,压实平台公司主体责任,把“外卖小哥”与平台公司之间松散的合作关系转变成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把“外卖小哥”转变成全职员工;同时加强对“外卖小哥”的安全培训,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薪酬制度,通过引导逐步实现培训全覆盖,让外卖行业有序运行,高质量发展。
崔峥嵘: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广东故事
近年来,我国文艺佳作频出,电影《长津湖》《你好,李焕英》成为高口碑高票房的爆款;电视剧《觉醒年代》《大决战》塑造的一批人物形象令人难以忘怀。但另一方面,文艺界和娱乐行业的乱象也频频见于报端,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崔峥嵘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崔峥嵘建议,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守艺术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努力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切实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广东故事的职责使命,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廖兵:推动省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省实验室是广东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谋划争创国家实验室的必经之路,也是高位嫁接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的最优选择。
2017年以来,广东省共启动10家省实验室建设,形成了覆盖面广、梯次衔接、具有广东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其中,生物岛实验室和鹏城实验室已成功跻身国家实验室序列,战略引领和产业带动的作用明显。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廖兵认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省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综合创新水平不高、人才引进困难、对战略性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全省核心资源布局,推动省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廖兵建议,一要优化省实验室发展体系,实行“培优一批、整合一批”的动态调整机制,对处于国际上领跑的实验室要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对功能定位交叉重复的要进行优化调整,打造“金字塔结构”的梯次发展体系,推动省实验室提质、增效、减量。二要构建协同高效的互动机制,加强省实验室间的交流合作,推动科技要素互通互享。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明确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差异性。三要完善人才引育机制,调整优化“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对引进的全职顶尖人才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
从右往左:牛保庄、赵莉瑜、谭日兴
牛保庄:加快布局免税经济,更快更好形成广东“购物天堂”的品牌效应
当前,跨境“买买买”已成为各国人民消费的新模式。全球国际性消费中心城市如巴黎、纽约、东京、首尔等,均设有不少市内免税店和离境退税商店,大力吸引国际消费者。
数据显示,广东2019年免税销售额约50多亿元,占全国约10%。省政协委员、民革省直华工总支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牛保庄认为,广东经济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入境客流均居全国首位,具有发展免税经济的良好基础条件。广东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布局免税经济,更快更好地形成广东“购物天堂”的品牌效应。
牛保庄建议,广东首先要积极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支持,设立市内免税店、推动龙头零售企业获批免税经营资质;探索在前海和横琴指定区域试行离岛免税;其次在广州、深圳等消费中心城市试点,比照跨境电商标准率先探索适度放宽进境免税购物额度,在广深珠佛等市试点创建离境退税示范街区;最后要发挥前海、横琴自贸片区制度优势和区位优势,搭建免税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全球的免税品分拔集散中心。
赵莉瑜:出台绿色煤电发展优惠政策,助力广东“双碳”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碳排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中国更是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作出“3060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开启了中国绿色革命新浪潮。
绿色煤电是未来煤电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省政协委员、湛江市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犹九投资集团董事长赵莉瑜认为,广东作为能源消耗大省和制造强省,要在经济中高速增长时期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广东要主动适应“双碳”目标带来的能源革命大势,大力推动绿色煤电发展。
赵莉瑜建议,一方面要出台绿色煤电发展的优惠政策,强化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支持。比如,加大对绿色煤电企业的减税力度。另一方面要降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应用成本及实现跨行业协同发展,加大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
谭日兴:培养涉外法律人才,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外贸规模扩大,一些西方国家动辄以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打压,践踏国际贸易规则。2017年,司法部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
作为外贸大省,广东如何更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省政协委员、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谭日兴建议,加大力度培养通晓“双反双保”、涉外知识产权、跨境投资并购的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在大学中培养跨外语、法律、金融、经济等专业的人才;建立常设机制,在被调查企业与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之间架设桥梁,省政府相关部门、省律协以及各行业协会积极指导和组织企业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