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交流面对面援助帮扶一对一<br/>广州律协致力带动律师资源匮乏地区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6-06-22 浏览数:4,512
(本报记者:章宁旦 通讯员:钱可屏)6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律师协会与江西省吉安市律师协会在井冈山签订协议书,结对成为友好合作伙伴。拥有国内领先执业律师资源的广州律协,意在通过人力、物力帮扶以及对律师人才的培训管理,推动律师资源相对匮乏的吉安市律师行业取得发展。当天上午11时30分,广州律协第九届理事会会长邢益强与江西省吉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师协会会长刘立强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协议书。随后,两个广东律师事务所和两个江西律师事务所分别签订协议书,两两结对成为合作伙伴。
根据协议,两地律协将在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建设、律师政治思想建设与党建、团建工作等方面展开交流互动;加强两地签约所间律师宣传与律师文化建设的交流以及资源、成果、经验、信息共享;根据合作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互访,交流新经验,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师协会党委书记谭祥平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双方的友好合作不仅体现在交流,还体现在广州律师大力支援革命老区律师发展上,不仅仅是给予物资上的捐助,更重要的是提供人才培训等行业发展上的支持。”
据悉,广州律协与事务所将通过电话、网络、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帮带等多种方式在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办案技巧等方面与吉安律师交流,为前往广州学习的吉安律师安排专门的指导律师,提供一对一指导。同时,吉安方面还将分享到广州先进的法律实践经验和特色法律服务产品。
记者了解到,作为律师发展的龙头地区,广州一直保持着律师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截至今年4月,广州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585家,律师10191人,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壮大后的广州律师队伍并不甘于自身发展,他们将推动中国律师事业发展作为己任,致力于带动律师资源比较匮乏、法律服务比较滞后的地区一同前进。”邢益强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1月,广州与乌鲁木齐两地律师协会便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双方就地区资源整合、互通有无和共同促进律师行业发展达成了共识。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广州律师协会不顾危险,第一时间组织律师团入疆援助。当年8月中旬,作为首个进入新疆地区协助当地律师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的律师团,广州律师们为当地300余名律师进行了刑事、房地产、非诉讼等业务授课,为当地律师参与社会维稳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广州与乌鲁木齐两地律师协会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开展了多项有利于两市律师行业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工作。其间,乌鲁木齐律师数度组团来穗交流学习。
实践中,广州律师协会根据同行的实际援助需求,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2010年汶川特大地震后,该协会主动斥资,为汶川的律师事务所援建办公楼;2010年至2016年,广州先后有18名律师参加“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奔赴西藏、新疆、甘肃等律师人才缺乏的边远地区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并帮助当地培养律师后备力量,涌现出郑穗军、王云松等一批先进典型。
目前,广州律师协会与乌鲁木齐、兰州、昆明等多地律师协会建立了友好协会关系,对当地律师业的援助已经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记者了解到,在市司法局与市律师协会带动下,广州不少律师事务所自发地与法律服务滞后地区的律师事务所建立起一对一援助帮扶关系,为受援律师事务所提供资源、经济、信息、培训等各种支援。
(2016-06-22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