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新闻:对标海南自贸港发展大局,广东省政协委员毕亚林建议将徐闻调整作为广州“飞地”
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数:4,122
近年来,随着广深强化双核驱动、双城联动不断放大辐射效应,广州、深圳与湛江、汕头探索深度协作,“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不断形成。
“建议借鉴深汕合作区的做法,将徐闻调整作为广州的一块飞地。”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广东天一星际律师事务所主任毕亚林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向凤凰网广东表示,他的提案建议打造成广州湛江特别合作区,直接从省级层面来统筹协调琼州海峡两岸协同发展。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海南自贸港开启“总蓝图”向“实景图”挺进的大幕。2018年,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部署,突破了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进一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凤凰网广东了解到,从地理位置来看,湛江与海南隔海相望。随着海南自贸港以及广东“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的发展,湛江正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而徐闻,是经广东至海南的必经之地,是紧邻连接内陆和海岛的琼州海峡这一交通要道。
毕亚林表示,要将湛江打造成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要想加强广东与海南自贸港的相向而行,关键在徐闻。然而徐闻县作为广东至海南的必经之地,遭遇交通瓶颈,县域治理难度较大,徐闻县与海南很难建立起对接机制。
毕亚林介绍,徐闻为湛江市的下辖县,在与海南的沟通合作实践中,双方很难建立高效系统的协同工作机制。且徐闻县产业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高端管理型人才紧缺,较难单独承担起与海南在沟通两地协作建设时的对接协调工作。
如何对标海南自贸港发展大局?毕亚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调整徐闻成为广州湛江特别合作区,让合作区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一块“飞地”。将广州作为副省级城市的管理经验以及人才优势发挥出来,一边参与大湾区建设,一边对接协同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徐闻对接海南发展争取更大空间,也可为广州未来发展开辟新路径。
二是抓紧启动并优化徐闻作为广湛合作区的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关乎徐闻作为特别合作区的未来发展大计,可由广州、湛江两市共同牵头,成立专项小组,积极为徐闻构建科学合理规划体系,抓好规划编制,引领带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促进广州徐闻两地的产业消费双升级。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常住人口已达1500多万人,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较大。徐闻农业发达,广州巨大的消费能力可消化徐闻的农产产出,同时徐闻出产的农产品也可进一步保障广州的民生供给,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