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祖耀,另类大律师
发布时间:2006-02-13 浏览数:14,461
编者按:连任两届广州市律师协会业务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广东经纶律师事务所苏祖耀律师,是广州律师中少有的法学博士之一,以其渊博的法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在律师业务尤其是非诉讼法律业务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广东人事》杂志2003年第十期以苏祖耀律师为封面人物并以《苏祖耀:博士律师的天平》为题发表专题文章。最近《新快报》记者对苏祖耀律师进行采访并在2004年8月21日C9版做了整版的人物专访。该篇报道对苏律师在工作、管理、为人、处事、交友等方面都进行了真实细致的披露,通过展现律师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使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律师这个职业。征得苏律师同意,将该文转发如下。
苏祖耀,另类大律师
新快报记者 朱向华 实习生 梁胤馨 文/图
苏祖耀其人
出生:1963年4月
生肖:兔
星座:金牛座
籍贯:广东信宜
血型:从未验过
偶像:没偶像,或说很多偶像。古今中外,伟大人物或英雄人物甚多,如孔子,令人敬佩。
经历:1987年进入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法律顾问室、国际金融部、证券部任职,并兼职律师工作。1992年至1993年在英国Sinclair Roche & Temperley律师行香港分行培训和工作。1996年1月起至今,在广东经纶律师事务所任首席律师。2001年被广州市司法局授予“人民满意的律师”称号。
在采访苏祖耀以前,我眼中的律师形象一如西方大片中那个头戴假发、身穿律师袍在法庭上侃侃而谈的辩者。
但广东经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首席律师苏祖耀却给了我们另一个想象的空间。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律师,并不仅仅是打官司。
一个有远见的博士律师
一个“不小心”,苏祖耀“溜”进了法学的大门。
1980年我国刚刚恢复法律专业,弃理从文的苏祖耀便赶上了这趟早班车,进入了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届的法律系学生只有两个班,60个人。“当时,许多课连教科书都没有,我们只能跟着老师边听边记。”
四年寒窗后,有的同学出了国,有的进入了公、检、法部门。苏祖耀却放弃了待遇颇丰的工作,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师从我国国际私法泰斗韩德培、李双元先生。
“要是就这样走出校园,我肯定成不了一名杰出的律师或法官。法律作为调整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一门学科,内容太浩瀚了,四年学习仅仅是入门和掌握了一些原理。”他说。
1987年7月,硕士毕业的苏祖耀决定“到社会上练练兵”,进入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即“国投”)担任法律顾问。彼时的“国投”如日中天,被誉为“全国十大对外窗口公司”。
在那里,苏祖耀主要负责的是国际银团贷款、中外合资和合作项目、房地产开发等项目;1988年苏祖耀考取了律师资格,成为一名兼职律师。可以说他当时在事业上已是小有成就了。
数年后,不满意公司管理的苏祖耀决定重返武大攻读法学博士。1995年获博士头衔,由此成为广州地区首个博士专职律师。
攻读博士期间,苏祖耀还在英国Sinclair Roche & Temperley律师行香港分行接受培训和工作。正是那一段时间武汉、广州、香港三地奔波的“魔鬼训练”,成就了苏祖耀后来的事业。
经手资金达数十亿美元
博士学位到手后,苏祖耀觉得自己可以甩手干了。
当时摆在面前的主要有三条路:一条是做一名高级职业经理人,有多家私企老板请他打理公司;一条是凭借在“国投”多年的从业经验,与人合作投资项目,自己做老板,也确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力邀他合伙开公司“赚大钱”;还有一条就是加入律师事务所,白手起家。
最终,苏祖耀选择了经纶律师事务所。
在很多人看来,律师都是以诉讼业务为主的。但苏祖耀显然是个另类;更多的时候他在做与“诉讼”无关的东西,他现在担任着2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以及为大型投资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他把自己的这部分非诉讼工作称为 “法律设计”,就是在比较各种交易模式的法律结构、方式和方法的优劣后,找出最切合当事人实际情况和利益的方案,帮助当事人决策,例如为当事人选择详细的投资方式、股权结构、管理架构、融资方案及相关程序,并设计好相关文件的内容等等。担任大型项目的法律顾问尤其如此。
以BOT方式(指“建设-运营-移交”,特许经营的一种投资和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