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 (2022年2月)
发布时间:2022-03-11 浏览数:804
欧盟在WTO投诉中国,会引发大的争端吗?
原创 刘叔 华南反垄断沙龙
最近世界局势不平静。
在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在WTO(世界贸易组织),2月18日,欧盟驻WTO代表团向中国驻WTO代表团李成钢大使发出书面磋商请求,认为:1)中国法院的部分案件裁决 和 2)中国政府未能依照欧盟请求,提供相应的案件裁决文书,司法缺乏透明度。违反了中国在《关贸总协定》和TRIPs中承诺的义务。
按照WTO的争议解决程序,如果磋商不成,欧盟可以在WTO提起诉讼。
中国法院在中国审案子,欧盟为何大动肝火?这一切要从标准必要专利(SEP)说起。
1、标准必要专利(SEP)
一般来说,张三发明了一项技术,为了阻止他人使用该技术,就去申请专利保护。拿到专利权之后,张三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实施专利技术,不让其他人使用,这样自己的产品就有竞争力,从而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另一种选择是,许可其他人使用,这样可以获得专利使用费,也挺好的。
如果李四要使用,必须获得张三同意,否则就构成专利侵权,张三可以去法院告他,法院会判决李四停止使用,并且赔钱。
但是,有一类技术,比如说涉及手机之间通讯的协议,是每台手机通讯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技术,如果申请为专利,那么,任何手机厂商都是侵权人。根据专利法,专利权人可以要求天价专利实施许可费,否则向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这样看起来不太合理。
通讯协议标准的制定机构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它要求任何厂家如果把自己的申请专利的技术纳入到通讯标准(这种专利被称为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 简写为 SEP),则在专利维权过程中,必须遵循FRAND承诺,即与实施专利的厂家在谈判时,遵循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原则,不可以恣意妄为。
SEP的许可谈判过程,往往不太顺利,专利权人想多收一点钱,而厂家则想少付一点,往往达不成一致。于是一方就去法院寻求解决,全球各个国家法院做出了不同的甚至相互抵触的裁决,于是就出现了欧盟对于中国的不满,引发了WTO的磋商机制。
2、各国SEP裁决的冲突和对立
张三同学的通讯标准技术是在美国发明的,他在美国提交了专利申请,中国政府给他颁发一个证书,他的专利权受到美国法律的保护。
为了让他的技术在其他国家获得保护,张三分别向多个国家提交了专利申请,经过审查,多个国家给张三发了专利证书,由此张三的专利权受到多个国家的法律保护。
有一天,张三发现使用了他的SEP专利,在美国制造手机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于是就开始与Eric讨论专利许可(遵照FRAND承诺)事宜,但是达不成协议。
于是,张三在美国法院起诉了Eric,要求法院裁定一个专利许可的条件,以及专利的全球许可的费用(包括中国的许可费、欧洲的许可费、美国的许可费等)。
Eric抗辩说,美国法院审理专利案件,只能对于美国专利权在美国的境内的使用费做出判断,至于欧洲的专利权,是依据欧洲的法律授予的,其专利许可费也是依照欧洲的法律,由欧洲的国家法院来裁判,美国法院没有管辖权。
于是,Eric在欧洲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欧洲法院对于全球的许可费率做出裁决。有意思的是,欧洲法院还真的做出了一个裁决,包括了美国专利的许可费。
这样一来,就有点麻烦了。相当于美国法院要做的事情,被欧洲法院干了,这怎么行?
于是,张三就向美国法院提起请求,要求美国法院裁定,Eric不可以申请执行欧洲法院的判决(反诉禁令)。
由于市场上有很多个类似张三和Eric的争议,因此全球出现了多个相互冲突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裁决。而且,愈演愈烈。
3、中国与欧盟的对立
欧盟在WTO对于中国的投诉,源于中国法院2020年以来的多个反诉禁令。分别是,华为诉Conversant等5个案例。这5个案例中,涉及到包括爱立信等欧洲企业。
欧盟认为,中国最高法院支持的这些反诉禁令,实际上剥夺了欧洲地区法院对于SEP许可费用案件的管辖权,因此违反了中国加入WTO时签署的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承诺。因此依照WTO的争议解决程序,启动磋商。
4、路在何方?
通讯产业,历经30年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
通讯产业的设备制造商,当前主要是中国的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小米、oppo等,产品在中国制造,销售在全球。
相关标准必要专利的权利人,则既包括老牌的厂商,从设备制造商走向主要依靠收取专利费为业,也包括专业搜罗专利,并以收取专利费为业的NPE,还包括标准必要专利的权利人新贵,比如华为和中兴等。
由于通讯设备的制造主要在中国,SEP许可费的支付者主要为中国厂商,中国成为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案件最重要的区域,由此,中国也出现了全球最多的标准必要诉讼案件。中国法院的裁决,在全球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
当前的程序为磋商,如果60天内未能达成一致。则WTO会设立一个合议庭,正式启动诉讼程序。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利益,每个国家也有自身利益,都要尽力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因此,要通过磋商达成一致很难。
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作为国际知识产权的规则,是在20年前制定的,当时的中国,制造业和科技都很落后。
时代发展到今天,全球制造业和科技的力量对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旧的规则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时代,因此规则也要适当变化。
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提到,“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完善国际对话交流机制,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或者,在知识产权的全球规则制定过程中,中国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