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让职业教育“香起来”!人大代表建议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广州两会
发布时间:2021-01-28 浏览数:763
吴雨伦,南方+,2022-01-24
去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宣告施行了25年的《职业教育法》首次迎来大修。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按下了“加速键”。
在职业教育方面,广州根基深厚,功底扎实,广州职业院校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在校生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未来,广州应如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国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徐嵩带来了《引导社会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推动企业对技能人才“厚爱一分”》的建议。
她认为,广州应先行先试,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健全培养成长体系、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社会全面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从而营造社会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企业对技能人才“厚爱一分”的良好局面,为全国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总结广州经验、探索广州道路、提炼广州办法。
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
徐嵩认为,结合广州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广州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当仁不让地走在前列,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对此,她建议,广州积极探索健全培养成长体系,大力推动本科职教改革。广州应在摸清职业教育“家底”的基础上,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院校申请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同时,广州应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各项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广州职业教育提质增效,让职业教育“香起来、强起来”,迈向高端,争创一流。
同时,她还建议广州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加速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习成果的融通、互认,进一步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
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解决企业“用工荒与人才缺”的源头活水,也是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徐嵩建议,广州深化产教融合相关机制改革,“政府搭台,行业参与,校企唱戏”,促进政、行、校、企四方有效对接。
具体而言,广州可成立由市教育局、工信局和人社局牵头,行业、院校和企业参与的产教融合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政、行、校、企对接制度,研究制定《广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规划》。
她认为,广州还可建立产教融合共享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各类供需信息,实现校企合作资源有效对接。
引导社会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
在教育“双减”的大背景下,徐嵩认为,广州更应鼓励学生根据其学力禀赋和实践能力的不同指向存在差异但同等高质量的培养路径,为人力资源的平衡优化提前布局,引导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格局。
徐嵩建议,广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形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新认知,营造出鲁班式的大国工匠、爱因斯坦式的理论大家和爱迪生式的发明天才同等宝贵的新风尚。此外,行业主管部门要破除针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玻璃门、弹簧门,确保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