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律师好新闻

王志卫:领衔办理国内最大法援案

发布时间:2015-04-01 浏览数:51,947

    历时两年,领衔办理国内最大规模的法律援助案,为成功调解信宜紫金矿业溃坝2497宗系列赔偿案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创国内以诉讼手段解决大规模侵权纠纷的先河。他把这次经历看成是履行律师社会责任的一次历练。

一方是上市公司,实力雄厚;一方是1.8万名受灾群众,缺少证据;相关系列赔偿案件达2497宗之多。“9·21”高旗岭尾矿库溃坝案作为影响广东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案件,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接受广东省律师协会和广东省法律援助局指派为此案提供法律援助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广东正大联合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王志卫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参与办理这起案子,绝对是对王志卫精神与毅力的考验。“餐桌和车上成了模拟法庭,脑子里来来回回转的都是案子,为了研究重点、难点问题,为了完善证据材料,为了准备质证和辩论意见,我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而早上6点就起床,还有过连续开庭13天的经历,居然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一点儿也不知道困。”回忆起两年前心无旁骛的那段日子,已年届60岁、头发泛白的王志卫说,连他自己都吃惊。

据介绍,庭审时,王志卫讲解了高旗岭尾矿库溃坝原因和石花地水电站拦河坝溃坝原因两大最重要的庭审焦点,可在办案前,尾矿库一词他根本没有听说过。

接受任务后,王志卫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到书店买来一堆专业书籍扫盲,并多次向广东著名尾矿库、水库、水文、水工专家、教授请教。而今接受采访说起水文点的取算等专业术语时,记者不得不一再打断,请他讲解。他告诉记者,案子办到最后,连广东水文局的首席专家也笑言:“王律师已经俨然成为尾矿库和水文专家了。”

2011年6月8日,第一次去溃坝现场王志卫就被震撼了:高旗岭尾矿库大坝和石花地水电站大坝被冲毁,洪水过处村庄满目疮痍,就算离事故现场较远的村子还仅存的房子,有的也被移动了十多米,足见溃坝造成的气浪和洪水冲击力有多大。

碾压堆石坝被漫坝后必然溃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的洪水漫坝?王志卫坚持去查看排水口。同行的向导一再提醒他,坡高路陡、山路难行,却怎么也挡不住他找寻证据的脚步。

王志卫告诉记者,当天气温高达摄氏30多度,汗水湿透了衣裳不说,下午的倾盆大雨还把他们浇了个透。“我对当天的情况记忆犹新倒不是因为辛苦,而是后来证实我的这个决定不但是对的,而且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溃坝原因认定,直接关系到接下来受灾群众的人身、财产及房屋的赔偿。作为庭审主讲溃坝原因的我懂了,才能阐述清楚、厘清责任。”王志卫说。

为了加深对案件的认识和理解,固定证据,王志卫坚持实地调研,高旗岭尾矿库1号、2号、3号、4号排水井,高旗岭尾矿库大坝以及上游非法建设的首先溃坝的小型尾矿库,他全部现场查看。为了还原洪水袭来的现场,他沿着陡峭的山路,爬上高达百米的石花地水电站水库溃坝的坝顶取证。

大量溃坝现场的第一手材料,逐页逐份提交原告和被告的证据,并将高旗岭尾矿库溃坝的视听资料、高旗岭尾矿库和石花地水电站拦河坝溃坝前后的照片、主要被告在报刊上刊登的相关上市公司公告等等作为原告的证据提交给法院,从而形象地再现了“9·21”高旗岭尾矿库溃坝及其灾后的情景,为取得良好庭审诉讼效果奠定了基础。

“我在庭上分析溃坝原因时,法官自始至终没有敲过法槌打断我的发言。”王志卫欣慰地说。

据了解,王志卫领衔的这起国内最大规模法律援助案,为成功调解信宜紫金矿业溃坝2497宗系列赔偿案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开创了国内以诉讼手段解决大规模侵权纠纷的先河。“9·21”高旗岭尾矿库溃坝系列案的结果得到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

“两年的辛勤工作总算有个交代,这是履行律师社会责任的一次历练。”王志卫长舒了口气说。

广东正大联合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王志卫

法制日报记者 邓新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