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律师好新闻

广州万名本土律师遇上“986” <br/>市律协启动多项改革,促进律师走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之路

发布时间:2017-05-05 浏览数:4,4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0504   南都记者 吴笋林  通讯员  邱佳成


现状

截至今年110日,广州共有律师事务所601家。截至今年32日,广州市目前执业律师人数达10960人。加上实习和岗前待培训人员,广州律师人数其实已达1.3万人。

2015年全广州律师行业收入达30亿元。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广州共有8家律师事务所创收超过1亿元(含税),其中一家创收超过2亿元。但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在年创收这一数字上,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的律所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6年深圳至少有5家律所进入了2亿元俱乐部。”

目标

2020年,广州律师总数达到15000人左右,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的律师占总数的10%左右,具有明显专业特长的律师占总数的30%左右。在广州建立15家左右规模大、专业强、品牌响的规模所(100名律师以上、年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建立50家左右新兴专业特色明显,具一定规模的专业所(50名以上律师,年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

法律服务业总收入较2015年基本实现翻番,人均营业额达到40万元,核心竞争力进入全国前三强。

广州律师出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达到80人左右,在国家和地方立法项目和公共决策中充分发挥作用。

市场在不断细化,客户对专业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律师行业竞争日益加剧……靠一本律师证“包打天下”,号称各类法律业务都擅长的“万金油”律师还有多大市场?哪些律师能成为广州的“实力担当”?

421日,广州市律师协会再次向媒体详细介绍了近期出炉的“广州律师986提升计划”。即指在第9届律协理事会4年任期内,广州律协将启动86项提升改革措施,致力于全面提升广州律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和形成“广州律师”品牌,并把广州建设成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该项计划中,部分改革目标甚至有具体量化指标。如“到2020年,广州律师总人数预计达1.5万人;拥有百名律师以上、年收入超1亿元的律所约15家”。

定多个量化指标

《广州律师986提升计划》披露,加快形成以专业化和规模化为主的发展体系,逐步实现行业发展布局的优化,促进新兴专业领域发展,强化广州综合法律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精心打造和形成“广州律师”品牌,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与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相应的国际法律服务中心。

计划还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的量化指标,提到至2020年,广州律师总数达到15000人左右,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的律师占总数的10%左右,具有明显专业特长的律师占总数的30%左右;在广州建立15家左右规模大、专业强、品牌响的规模所(100名律师以上、年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建立50家左右主要从事上市兼并、不良资产处置、国际贸易、海事海商、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等新兴专业特色明显,具一定规模的专业所(50名以上律师,年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法律服务业总收入较2015年基本实现翻番,人均营业额达到40万元,核心竞争力进入全国前三强。广州律师出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达到80人左右,在国家和地方立法项目和公共决策中充分发挥作用。

建维权中心和投诉中心

《广州律师986提升计划》中,提到了4年内要启动的多项具体改革举措。其中,设立“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和“投诉受理查处中心”两项举措,尤其受到外界关注。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223日,广州市律协已揭牌成立了上述两个中心,并制定了维权中心和投诉中心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相关办事指引。

为什么要建立维权中心和投诉中心?广州市律协会长邢益强介绍,这是司法部对律师行业、律师协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广东省司法厅近期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律师执业权利得不到保障,何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保护公民和当事人的权利。只有保障好律师的执业权利,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对于建立投诉查处中心,邢益强称,广州市律协在省内市一级律师协会中第一个成立了投诉查处中心,设置了专门的人员,要求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有违必究,切实提高律协维权和惩戒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希望维权中心和投诉中心给广州律师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肃的氛围。

设“郑穗军公益奖”

邢益强介绍,在广州一万多名律师里,其实有很多默默服务在公益行业的律师。特别是像郑穗军律师,曾分别在西藏、海南、新疆等地连续担任法律援助律师长达6年时间,如今已经进入第7个年头。“我去西藏探望过他,那里海拔高,长期缺氧。不要说走路,一般人去了能躺着都算好汉。走路、爬楼梯,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邢益强描述,但郑穗军律师在西藏高海拔地区艰苦的环境里生活,曾默默坚持了法律援助事业一年。

广州市律协此次设立“郑穗军公益奖”,就是要为广州律师树立榜样。“律师不仅仅是为商业、为企业服务,也有公益社会责任和担当。这种责任和担当就体现在郑穗军这样的律师身上,默默为公益、为社会、为贫困山区做着贡献。”据邢益强介绍,这是广东律师界第一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公益奖,“希望在律师行业,树立热心公益、服务公益的风气”。

据统计,自2010年起,广州共有16名律师参加过“1+ 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深入西藏、新疆、甘肃、贵州等艰苦贫困地区提供法律服务,涌现出郑穗军、兰西、王云松、竺睿等一批典型人物。其中,郑穗军律师连续6年参加了“1+1”法援行动,先后在海南琼中、西藏比如县、新疆阿合奇县、喀什市开展法援工作,累计接访2000多人次,受理案件285件,结案241件,工作表现突出,屡获国家及地方各级嘉奖。

对话

广州律协会长邢益强:

必须先有一批大律师做起来

南都:广州律师986提升计划中,提到了广州律师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等的发展目标,提出这一目标的背景是什么?

邢益强:广州律师能够提供的法律服务产品是多元的,市场、社会上所需要的法律服务产品,广州律师基本上都能做到全覆盖。但是,在专业化、精品化、细化程度方面,广州律师仍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比如说涉外法律服务,它的内涵、外延、领域、产品,列举不下100项。再比如“一带一路”战略,它绝不仅仅是企业资金技术的走出去,更是法律法规政策规则的走出去,否则走出去也留不下来。企业走出去还要发展好,就必须要有跟进的法律服务去保障。

法律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市场和社会对律师法律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越来越细,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好专业的事情。所以在986提升计划中,广州律师要走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之路。我们成立业务发展研究院,40个业务专业委员会也正在着力研究适路的产品。

南都:提升广州律师在行业的地位和品牌知名度,有哪些具体举措?

廖荣辉:广州律师的品牌怎么树立,谁是“实力担当”?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你说广州律师了不起,谁来代表?一定要有大律师,有大的律师事务所,要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大的律师和事务所,必须靠我们自己努力,也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推广,让他们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当然我们也要扪心自问,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人才和律所,目前已有的能不能支持我们在整个律师界发展的愿景?广州律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先有一批大律师做起来以后,去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腾飞、做大做强。